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Xianda's Graduates
(2016年度)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2016年12月
目 录
前 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的上海市第一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定位为应用型、技术型大学,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办学优势,构建以语言类、经济类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专业+英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开设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六大门类,共计21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已与美、英、法、德、西、日、韩等13个国家及地区的高等院校形成多类别、多层次合作。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5%左右的毕业生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读研。
为了推进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以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关于报送2016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2016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本报告的毕业生人数统计口径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要求的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统计范围为准,即: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科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8月25日,主要以数据和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客观、系统地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
第一部分 2016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2016届毕业生总体规模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2016届毕业生总数为1585人,总体规模较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分别比2014届和2015届毕业生总数增加了18.55%和20.35%。2016届毕业生分属于外语学院、商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和教育学院4个二级学院,涉及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法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和音乐学,共18个不同专业。
图1-1 2016届毕业生人数分布
表1-1 2016届毕业生人数分布
|   院系  |  
     人数  |  
     比率(%)  | 
  
|   教育学院  |  
     109  |  
     6.88%  | 
  
|   商学院  |  
     555  |  
     35.02%  | 
  
|   外语学院  |  
     512  |  
     32.30%  | 
  
|   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  |  
     409  |  
     25.80%  | 
  
|   全校  |  
     1585  |  
     100%  | 
  
二、生源地人数分布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2016届毕业生生源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上海本地生源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3.03%。外省市生源占总数的56.97%,主要来自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福建、内蒙、江西、河北、新疆、四川、辽宁、湖北、广西、黑龙江、云南、山东、吉林、广东、贵州、山西、宁夏、湖南、甘肃等地区,其中以安徽、浙江、江苏、河南、福建等地生源居多,各省人数在50至200人之间;其他省份生源数相对较少,如:湖北、贵州、新疆、广东、广西等省,人数都在30人以下;湖南和黑龙江的毕业生源,仅仅只是个位数。
2016届毕业生中,上海本地生源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较2015届同比降低了5.97个百分点。
图1-2 各地生源人数分布
表1-2 生源地人数分布
|   省份  |  
     上海  |  
     安徽  |  
     浙江  |  
     江苏  |  
     河南  |  
     福建  |  
     江西  |  
     辽宁  | 
  
|   人数  |  
     682  |  
     192  |  
     122  |  
     112  |  
     73  |  
     55  |  
     43  |  
     27  | 
  
|   占比  |  
     43.03%  |  
     12.11%  |  
     7.70%  |  
     7.07%  |  
     4.61%  |  
     3.47%  |  
     2.71%  |  
     1.70%  | 
  
|   省份  |  
     湖北  |  
     贵州  |  
     新疆  |  
     山西  |  
     云南  |  
     吉林  |  
     河北  |  
     四川  | 
  
|   人数  |  
     27  |  
     27  |  
     24  |  
     22  |  
     21  |  
     20  |  
     18  |  
     18  | 
  
|   占比  |  
     1.70%  |  
     1.70%  |  
     1.51%  |  
     1.39%  |  
     1.32  |  
     1.26%  |  
     1.14%  |  
     1.14%  | 
  
|   省份  |  
     内蒙  |  
     广西  |  
     广东  |  
     甘肃  |  
     宁夏  |  
     山东  |  
     黑龙江  |  
     湖南  | 
  
|   人数  |  
     18  |  
     17  |  
     16  |  
     13  |  
     12  |  
     12  |  
     8  |  
     6  | 
  
|   占比  |  
     1.14%  |  
     1.07%  |  
     1.01%  |  
     0.82%  |  
     0.76%  |  
     0.76  |  
     0.50%  |  
     0.38  | 
  
三、各专业人数分布
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我校2016届毕业生集中分布于经贸、外语和管理类专业,明显体现出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重心。其中,金融专业毕业生数居全校之首,占毕业生总数的10.98%;英语专业次之,占毕业生总数的10.2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数达14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8.96%,占毕业生总数的8.83%;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人数也超出了百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7.82%和7.19%;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首届毕业生数量也相对较多,达到9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25%;朝鲜语和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数相对较少,分别为37人和33人,仅占毕业生总数的2.33%和2.08%。
表1-3 各专业毕业生人数
|   二级学院  |  
     专业  |  
     人数  |  
     比例  | 
  
|   外语学院  |  
     朝鲜语  |  
     37  |  
     2.33%  | 
  
|   德语  |  
     82  |  
     5.17%  | 
  |
|   日语  |  
     70  |  
     4.42%  | 
  |
|   西班牙语  |  
     84  |  
     5.30%  | 
  |
|   英语  |  
     162  |  
     10.22%  | 
  |
|   法语  |  
     77  |  
     4.86%  | 
  |
|   小计  |  
     512  |  
     32.30%  |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4  |  
     7.19%  | 
  
|   金融学  |  
     174  |  
     10.98%  | 
  |
|   工商管理  |  
     66  |  
     4.16%  | 
  |
|   法学  |  
     77  |  
     4.86%  | 
  |
|   会计学  |  
     124  |  
     7.82%  | 
  |
|   小计  |  
     555  |  
     35.02%  | 
  |
|   文化产业 与管理学院  |  
     新闻学  |  
     76  |  
     4.79%  | 
  
|   旅游管理  |  
     61  |  
     3.85%  | 
  |
|   文化产业管理  |  
     140  |  
     8.83%  | 
  |
|   广告学  |  
     33  |  
     2.08%  | 
  |
|   数字媒体艺术  |  
     99  |  
     6.25%  | 
  |
|   小计  |  
     409  |  
     25.80%  |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71  |  
     4.48%  | 
  
|   音乐学  |  
     38  |  
     2.40%  | 
  |
|   小计  |  
     109  |  
     6.88%  | 
  |
|   总计  |  
     1585  |  
     100.00%  | 
  |
四、不同性别毕业生数分布
我校女生生源数历来都远远超过男生生源数,2016届毕业生男女生比例接近3: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16届毕业生总人数为1585人,其中男生有383人,比去年微增0.16个百分点,占生源总数的24.16%;女生则多达1202人,占2016届毕业生总数的75.84%。
图1-3 2016届毕业生男女生比例情况
表1-4 各二级学院男女生人数及所占比例分布
|   学院名称  |  
      总人数  |  
      男生数  |  
      男生比例  |  
      女生数  |  
      女生比例  | 
   
|   教育学院  |  
      109  |  
      8  |  
      7.34%  |  
      101  |  
      92.66%  | 
   
|   商学院  |  
      555  |  
      177  |  
      31.89%  |  
      378  |  
      68.11%  | 
   
|   外语学院  |  
      512  |  
      92  |  
      17.97%  |  
      420  |  
      82.03%  | 
   
|   文管学院  |  
      409  |  
      106  |  
      25.92%  |  
      303  |  
      74.08%  | 
   
|   合计  |  
      1585  |  
      383  |  
      24.16%  |  
      1202  |  
      75.84%  | 
   
第二部分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
截止到2016年8月25日,我校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2%。除灵活就业外,其他各项指标所占比率均略低于去年同期。灵活就业比例达18.36%,较去年同比增长10.54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校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实践教学和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取得了相应成果。出国续研和国内续研率合计达13.25%,在今年毕业生总数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虽占比略低于去年的14.05%,出国续研和国内续研的毕业生总数却明显超过去年。在升学的2016届毕业生中,国内续研人数略有下降,而出国续研人数则有所增长。不难看出,我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外语教学优势对毕业生的去向选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图2-1 2016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表2-1 2016届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   学院  |  
     总数  |  
     派遣  |  
     升学  |  
     出国  |  
     国家地方项目  |  
     签约  |  
     合同 就业  |  
     灵活 就业  |  
     就业  | 
  
|   人数  |  
     1585  |  
     477  |  
     16  |  
     194  |  
     5  |  
     692  |  
     569  |  
     291  |  
     1552  | 
  
|   比例  |  
     30.09%  |  
     1.01%  |  
     12.24%  |  
     0.32%  |  
     43.66%  |  
     35.90%  |  
     18.36%  |  
     97.92%  | 
  
二、各二级学院就业情况
截止到2016年8月25日,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2%。其中:外语学院毕业生512人,就业率为96.29%,较去年同比下降2.95个百分点;商学院毕业生555人,就业率达99.82%,较去年同比增长0.7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与管理学院毕业生409人,就业率为96.82%,较去年同比增长1.46个百分点;教育学院毕业生109人,就业率高达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图2-2 各二级学院总体就业情况
表2-2 各二级学院总体就业情况
|   学院  |  
     总人数  |  
     派遣  |  
     升学  |  
     出国  |  
     项目  |  
     签约率  |  
     合同 就业  |  
     灵活 就业  |  
     就业率  | 
  
|   外语学院  |  
     512  |  
     55  |  
     7  |  
     99  |  
     1  |  
     31.64%  |  
     207  |  
     124  |  
     96.29%  | 
  
|   商学院  |  
     555  |  
     270  |  
     5  |  
     58  |  
     4  |  
     60.72%  |  
     193  |  
     24  |  
     99.82%  | 
  
|   文管学院  |  
     409  |  
     89  |  
     3  |  
     31  |  
     0  |  
     30.07%  |  
     147  |  
     126  |  
     96.82%  | 
  
|   教育学院  |  
     109  |  
     63  |  
     1  |  
     5  |  
     0  |  
     64.22%  |  
     22  |  
     17  |  
     100.00%  | 
  
|   合计  |  
     1585  |  
     477  |  
     16  |  
     194  |  
     5  |  
     43.66%  |  
     569  |  
     291  |  
     97.92%  | 
  
三、各专业就业情况
表2-3 各专业就业情况
|   学院  |  
     专业名称  |  
     人数  |  
     派遣  |  
     升学  |  
     出国  |  
     项目  |  
     合同  |  
     灵活  |  
     签约率  |  
     就业率  | 
  
|   外语学院  |  
     朝鲜语  |  
     37  |  
     8  |  
     0  |  
     6  |  
     0  |  
     16  |  
     5  |  
     37.84%  |  
     94.59%  | 
  
|   德语  |  
     82  |  
     10  |  
     1  |  
     6  |  
     0  |  
     37  |  
     24  |  
     20.73%  |  
     95.12%  | 
  |
|   日语  |  
     70  |  
     8  |  
     0  |  
     8  |  
     0  |  
     32  |  
     19  |  
     22.86%  |  
     95.71%  | 
  |
|   西班牙语  |  
     84  |  
     11  |  
     0  |  
     30  |  
     0  |  
     14  |  
     27  |  
     48.81%  |  
     97.62%  | 
  |
|   英语  |  
     162  |  
     15  |  
     5  |  
     28  |  
     1  |  
     79  |  
     31  |  
     30.25%  |  
     98.15%  | 
  |
|   法语  |  
     77  |  
     3  |  
     1  |  
     21  |  
     0  |  
     29  |  
     18  |  
     32.47%  |  
     93.51%  | 
  |
|   小计  |  
     512  |  
     55  |  
     7  |  
     99  |  
     1  |  
     207  |  
     124  |  
     31.64%  |  
     96.29%  |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4  |  
     55  |  
     2  |  
     18  |  
     0  |  
     34  |  
     5  |  
     65.79%  |  
     100.00%  | 
  
|   金融学  |  
     174  |  
     98  |  
     2  |  
     17  |  
     0  |  
     49  |  
     7  |  
     67.24%  |  
     99.43%  | 
  |
|   工商管理  |  
     66  |  
     53  |  
     0  |  
     1  |  
     1  |  
     11  |  
     0  |  
     83.33%  |  
     100.00%  | 
  |
|   法学  |  
     77  |  
     10  |  
     1  |  
     8  |  
     1  |  
     51  |  
     6  |  
     25.97%  |  
     100.00%  | 
  |
|   会计学  |  
     124  |  
     54  |  
     0  |  
     14  |  
     2  |  
     48  |  
     6  |  
     56.45%  |  
     100.00%  | 
  |
|   小计  |  
     555  |  
     270  |  
     5  |  
     58  |  
     4  |  
     193  |  
     24  |  
     60.72%  |  
     99.82%  | 
  |
|   文管学院  |  
     新闻学  |  
     76  |  
     16  |  
     1  |  
     11  |  
     0  |  
     38  |  
     8  |  
     36.84%  |  
     97.37%  | 
  
|   旅游管理  |  
     61  |  
     19  |  
     1  |  
     3  |  
     0  |  
     8  |  
     28  |  
     37.70%  |  
     96.72%  | 
  |
|   文化产业管理  |  
     140  |  
     30  |  
     1  |  
     9  |  
     0  |  
     25  |  
     68  |  
     28.57%  |  
     95.00%  | 
  |
|   广告学  |  
     33  |  
     8  |  
     0  |  
     4  |  
     0  |  
     12  |  
     9  |  
     36.36%  |  
     100.00%  | 
  |
|   数字媒体艺术  |  
     99  |  
     16  |  
     0  |  
     4  |  
     0  |  
     64  |  
     13  |  
     20.20%  |  
     97.98%  | 
  |
|   小计  |  
     409  |  
     89  |  
     3  |  
     31  |  
     0  |  
     147  |  
     126  |  
     30.07%  |  
     96.82%  |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71  |  
     33  |  
     0  |  
     4  |  
     0  |  
     18  |  
     17  |  
     50.70%  |  
     100.00%  | 
  
|   音乐学  |  
     38  |  
     31  |  
     1  |  
     2  |  
     0  |  
     4  |  
     0  |  
     89.47%  |  
     100.00%  | 
  |
|   小计  |  
     109  |  
     63  |  
     1  |  
     6  |  
     0  |  
     22  |  
     17  |  
     63.30%  |  
     100.00%  | 
  |
|   合计  |  
     1585  |  
     477  |  
     16  |  
     194  |  
     5  |  
     569  |  
     291  |  
     43.66%  |  
     97.92%  | 
  |
四、各地生源就业情况
表2-4 各地生源就业情况
|   省份  |  
     总人数  |  
     派遣  |  
     升学  |  
     出国  |  
     项目  |  
     签约率  |  
     合同就业  |  
     灵活就业  |  
     就业率  | 
  
|   上海市  |  
     682  |  
     254  |  
     2  |  
     78  |  
     5  |  
     49.71%  |  
     240  |  
     101  |  
     99.56%  | 
  
|   山东省  |  
     12  |  
     4  |  
     0  |  
     2  |  
     0  |  
     50.00%  |  
     4  |  
     2  |  
     100.00%  | 
  
|   广东省  |  
     16  |  
     0  |  
     0  |  
     5  |  
     0  |  
     31.25%  |  
     6  |  
     5  |  
     100.00%  | 
  
|   湖南省  |  
     6  |  
     1  |  
     0  |  
     0  |  
     0  |  
     16.67%  |  
     4  |  
     1  |  
     100.00%  | 
  
|   黑龙江  |  
     8  |  
     3  |  
     0  |  
     4  |  
     0  |  
     87.50%  |  
     1  |  
     0  |  
     100.00%  | 
  
|   云南省  |  
     21  |  
     5  |  
     0  |  
     1  |  
     0  |  
     28.57%  |  
     7  |  
     8  |  
     100.00%  | 
  
|   四川省  |  
     18  |  
     4  |  
     0  |  
     2  |  
     0  |  
     33.33%  |  
     9  |  
     3  |  
     100.00%  | 
  
|   甘肃省  |  
     13  |  
     2  |  
     0  |  
     1  |  
     0  |  
     23.08%  |  
     4  |  
     6  |  
     100.00%  | 
  
|   宁夏  |  
     12  |  
     2  |  
     0  |  
     0  |  
     0  |  
     16.67%  |  
     6  |  
     4  |  
     100.00%  | 
  
|   江西省  |  
     43  |  
     8  |  
     1  |  
     2  |  
     0  |  
     25.58%  |  
     22  |  
     9  |  
     97.67%  | 
  
|   浙江省  |  
     122  |  
     32  |  
     1  |  
     19  |  
     0  |  
     42.62%  |  
     45  |  
     22  |  
     97.54%  | 
  
|   河南省  |  
     73  |  
     18  |  
     1  |  
     8  |  
     0  |  
     36.99%  |  
     28  |  
     16  |  
     97.26%  | 
  
|   安徽省  |  
     192  |  
     54  |  
     6  |  
     24  |  
     0  |  
     43.75%  |  
     62  |  
     40  |  
     96.88%  | 
  
|   福建省  |  
     56  |  
     8  |  
     0  |  
     9  |  
     0  |  
     30.36%  |  
     26  |  
     11  |  
     96.43%  | 
  
|   湖北省  |  
     27  |  
     7  |  
     0  |  
     7  |  
     0  |  
     51.85%  |  
     10  |  
     2  |  
     96.30%  | 
  
|   新疆  |  
     24  |  
     5  |  
     0  |  
     5  |  
     0  |  
     41.67%  |  
     6  |  
     7  |  
     95.83%  | 
  
|   山西省  |  
     22  |  
     4  |  
     1  |  
     4  |  
     0  |  
     40.91%  |  
     6  |  
     6  |  
     95.45%  | 
  
|   吉林省  |  
     20  |  
     6  |  
     0  |  
     0  |  
     0  |  
     30.00%  |  
     8  |  
     5  |  
     95.00%  | 
  
|   河北省  |  
     18  |  
     5  |  
     1  |  
     3  |  
     0  |  
     50.00%  |  
     6  |  
     2  |  
     94.44%  | 
  
|   内蒙古  |  
     18  |  
     5  |  
     0  |  
     0  |  
     0  |  
     27.78%  |  
     7  |  
     5  |  
     94.44%  | 
  
|   广西  |  
     17  |  
     5  |  
     0  |  
     2  |  
     0  |  
     41.18%  |  
     4  |  
     5  |  
     94.12%  | 
  
|   江苏省  |  
     112  |  
     30  |  
     3  |  
     13  |  
     0  |  
     41.07%  |  
     37  |  
     22  |  
     93.75%  | 
  
|   辽宁省  |  
     27  |  
     10  |  
     0  |  
     2  |  
     0  |  
     44.44%  |  
     9  |  
     4  |  
     92.59%  | 
  
|   贵州省  |  
     27  |  
     5  |  
     0  |  
     3  |  
     0  |  
     29.63%  |  
     12  |  
     5  |  
     92.59%  | 
  
|   合计  |  
     1585  |  
     477  |  
     16  |  
     194  |  
     5  |  
     43.66%  |  
     569  |  
     291  |  
     97.92%  | 
  
说明:本表除上海市以外,其他省份按就业率由高至低排序。
五、未就业情况分析
截止到2016年8月25日,我校2016届未就业毕业生尚有33人。针对尚未就业的33名毕业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一一调查排摸。结果显示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自身就业条件良好,但由于对工作要求过高,尚未找到合适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这类毕业生有13人,占未就业毕业生总数的39.39%;其中有些是不满意实习工作,在数据统计前刚从实习单位辞职。二是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考研的毕业生,这类学生有7人,占未就业毕业生的21.21%。三是在等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或留学相关语言成绩的毕业生,这类学生有8人,占未就业毕业生的24.24%。四是由于自身或家庭原因暂时不能就业的学生,如暂未取得学位证或就业相关条件及能力不足,也有因个人或家庭因素,暂缓就业;这类学生有5人,占未就业毕业生的15.15%。以上33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对自身未来发展已有较为明确的思路和规划,学校就业办也将继续跟踪。
图2-4 2016届未就业学生情况分析
第三部分 2016届毕业生就业流向
一、总体就业流向
已就业的2016届毕业生中有80%的同学已与单位签约或签订劳动合同。其中,去到三资企业、中小企业、中初教育单位的毕业生占比相对较大。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8.75%,较去年同比高出10.93个百分点,不少同学瞄准了电商领域,创业开设淘宝或微信店铺,也有部分同学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或特长创立文化传媒公司、培训、咨询或中介服务公司等;还有一些选择从事私教、翻译等职业或做艺人、摄影师、自由撰稿人等。出国留学或国内续研的毕业生人数比去年有明显增长,但由于2016届毕业生总数增量相对较大等因素,所占比例较去年同比略降0.21个百分点。
图3-1 总体就业流向
表3-1 总体就业流向
|   学院  |  
     派遣  |  
     出国出境  |  
     升学  |  
     灵活就业  |  
     合同就业  | 
  
|   外语学院  |  
     11.36%  |  
     20.08%  |  
     1.42%  |  
     25.15%  |  
     41.99%  | 
  
|   商学院  |  
     49.46%  |  
     10.47%  |  
     0.90%  |  
     4.33%  |  
     34.84%  | 
  
|   文管学院  |  
     22.47%  |  
     7.83%  |  
     0.76%  |  
     31.82%  |  
     37.12%  | 
  
|   教育学院  |  
     57.80%  |  
     5.50%  |  
     0.92%  |  
     15.60%  |  
     20.18%  | 
  
|   合计  |  
     31.06%  |  
     12.50%  |  
     1.03%  |  
     18.75%  |  
     36.66%  | 
  
二、主要就业区域
从就业地域来看,我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占比达81.51%。其中,上海成为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就业之地,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147人,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3.90%。珠三角地区、西南部、中部区域、首都经济带也相对受宠。国外及境外求学深造更是我校毕业生历年居高不下的选择方向,占比达12.63%。
图3-2 主要就业区域 表3-2 主要就业区域
|   区域  |  
     比例  | 
  
|   长三角  |  
     81.51%  | 
  
|   珠三角  |  
     1.61%  | 
  
|   西南部  |  
     1.22%  | 
  
|   中部区域  |  
     1.16%  | 
  
|   首都经济带  |  
     1.10%  | 
  
|   东三省  |  
     0.32%  | 
  
|   西北部  |  
     0.45%  | 
  
|   境外  |  
     12.63%  | 
  
三、主要行业分布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我校2016届毕业生主要去向商务服务、文教艺术和加工制造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商务服务、文教艺术和加工制造,所占比例分别为24.94%、13.14%和11.21%。去向货币金融和房屋建筑领域的毕业生占比也相对较高,分别为7.99%和5.61%。此外,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有27人,占比达1.74%。
表3-3 主要行业分布
|   行业  |  
     人数  |  
     比例  | 
  
|   商务服务  |  
     387  |  
     24.94%  | 
  
|   文教艺术  |  
     204  |  
     13.14%  | 
  
|   加工制造  |  
     174  |  
     11.21%  | 
  
|   货币金融  |  
     124  |  
     7.99%  | 
  
|   房屋建筑  |  
     87  |  
     5.61%  | 
  
|   党政机关  |  
     27  |  
     1.74%  | 
  
四、出国(境)续研情况
出国(境)续研一直是我校众多毕业生的首选,近几年出国续研比例一直维持在15%左右(统计至12月底),特别是西班牙语和法语专业毕业生出国续研比例一致保持较高水平,2016年分别达到35.71%和27.27%。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已蔚然成风,截止至2016年8月25日,我校2016届毕业生国内外续研比例达13.25%,共计210人次。与往年数据相比,由于毕业生总数的增长等原因,虽在比例上呈现微降趋势,但在国内外续研毕业生人数上却有明显增长。近年来,家长和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定位,不再只停留在就业上,国内外续研往往成为不少家长和学生的重要选择。当然,这是与我校的突出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及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分不开的。
我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了以语言、经济类学科为重点,其他学科(专业+英语)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同类民办高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和语言见长的显著优势,不少知名国外院校对我校毕业生给予充分肯定。2016届毕业生中有12.24%的学生被美、英、德、法、澳、西班牙等国的知名大学录取。如美国的纽约大学、匹兹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的莱斯特大学、约克大学、利兹大学、拉夫堡大学、肯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利物浦大学等;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弗莱堡大学;法国的雷恩高等商学院、斯特拉斯佳高等商学院;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奥克兰理工学院;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香港的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城市大学等不胜枚举。其中不少毕业生不仅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还因出色表现获得相应奖学金支持。
图3-3 相关专业出国续研情况
表3-4 各专业出国续研情况
|   学科  |  
     专业名称  |  
     总人数  |  
     出国  |  
     人数比例  | 
  
|   外语学院  |  
     朝鲜语  |  
     37  |  
     6  |  
     16.22%  | 
  
|   德语  |  
     82  |  
     6  |  
     7.31%  | 
  |
|   日语  |  
     70  |  
     8  |  
     11.43%  | 
  |
|   西班牙语  |  
     84  |  
     30  |  
     35.71%  | 
  |
|   英语  |  
     162  |  
     28  |  
     17.28%  | 
  |
|   法语  |  
     77  |  
     21  |  
     27.27%  | 
  |
|   小计  |  
     512  |  
     99  |  
     19.34%  |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4  |  
     18  |  
     15.79%  | 
  
|   金融学  |  
     174  |  
     17  |  
     9.77%  | 
  |
|   工商管理  |  
     66  |  
     1  |  
     1.52%  | 
  |
|   法学  |  
     77  |  
     8  |  
     10.39%  | 
  |
|   会计学  |  
     124  |  
     14  |  
     11.29%  | 
  |
|   小计  |  
     555  |  
     58  |  
     10.45%  | 
  |
|   文管学院  |  
     新闻学  |  
     76  |  
     11  |  
     14.47%  | 
  
|   旅游管理  |  
     61  |  
     3  |  
     4.92%  | 
  |
|   文化产业管理  |  
     140  |  
     9  |  
     6.43%  | 
  |
|   广告学  |  
     33  |  
     4  |  
     12.12%  | 
  |
|   数字媒体艺术  |  
     99  |  
     4  |  
     4.04%  | 
  |
|   小计  |  
     409  |  
     31  |  
     7.58%  | 
  |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71  |  
     4  |  
     5.63%  | 
  
|   音乐学  |  
     38  |  
     2  |  
     5.26%  | 
  |
|   小计  |  
     109  |  
     6  |  
     5.50%  | 
  |
|   合计  |  
     1585  |  
     194  |  
     12.24%  | 
  |
五、国内续研情况
我校2016届毕业生国内升学共16人次,占总人数的1.01%。由于我校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外语见长优势,不少学生出国深造意向较强,通常每年我校国内升学毕业生人次都会明显少于国外留学人次。2016届毕业生所在的18个专业中,英语、音乐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新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国内续研比例相对较高。我校国内续研毕业生多被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录取。总体来看,尽管我校毕业生国内续研比例相对不是太高,但整体质量还是比较令人欣喜的。
图3-4 国内升学情况
表3-5 相关专业国内升学情况
|   学院  |  
     专业名称  |  
     总人数  |  
     考研  |  
     比例  | 
  
|   外语学院  |  
     德语  |  
     82  |  
     1  |  
     1.22%  | 
  
|   英语  |  
     162  |  
     5  |  
     3.09%  | 
  |
|   法语  |  
     77  |  
     1  |  
     1.30%  | 
  |
|   小计  |  
     512  |  
     7  |  
     1.37%  | 
  |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14  |  
     2  |  
     1.75%  | 
  
|   金融学  |  
     174  |  
     2  |  
     1.15%  | 
  |
|   法学  |  
     77  |  
     1  |  
     1.30%  | 
  |
|   小计  |  
     555  |  
     5  |  
     0.90%  | 
  |
|   文管学院  |  
     新闻学  |  
     76  |  
     1  |  
     1.32%  | 
  
|   旅游管理  |  
     61  |  
     1  |  
     1.64%  | 
  |
|   文化产业管理  |  
     140  |  
     1  |  
     0.71%  | 
  |
|   小计  |  
     409  |  
     3  |  
     0.73%  | 
  |
|   教育学院  |  
     音乐学  |  
     38  |  
     1  |  
     2.63%  | 
  
|   小计  |  
     109  |  
     1  |  
     0.92%  | 
  |
|   合计  |  
     1585  |  
     16  |  
     1.01%  | 
  |
第四部分 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一、自主创业情况
2016年,我校毕业生总量较前两年有较大增长,比2015年毕业生总数增加了20.35%。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对促进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起到了推动效应。
据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6年8月31日我校就业毕业生总数为1552人,其中自主创业人数为38人,较往年有明显增长,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2.45%,较去年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领域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商业零售、文化创意、餐饮、广告、咨询服务及电子信息等行业,行业领域与去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但文化创意和广告相关领域创业比重有明显增加,其中,文化创意类创业毕业生较去年同比增如了11.79个百分点,广告类创业毕业生较去年同比增长了3.53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广告相关领域创业毕业生比重的增长,主要归因于文化产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和广告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行业分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4-1 自主创业行业领域分布表
二、自主创业领域分析
我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领域呈现出明显集中的特点,这与我校各院系专业设置有较大相关性。我校2016届毕业生专业类型主要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选择商业零售、餐饮、文化创意、咨询服务等领域创业相对容易,也较切合我校自主创业毕业生自身实际的选择。就匹配度而言,我校毕业生进入高科技及其他技术型特别强的行业领域创业的可行性不是很强。
不难看出,商业零售和文化创意是我校自主创业毕业生比较青睐的创业领域,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领域专业限制性不是那么强,一般而言,比较容易进入。2016年广告与文化创意领域的自主创业毕业生总数比往年有显著增长。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我校第一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99名毕业生初长成,加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数的显著增长,大大促进了我校文化创意和广告传媒类自主创业毕业生比重的增长。此外,随着文化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各种利好政策及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势头也促使部分学生选择投身该领域。电子信息和咨询服务业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行业领域,也成为我校部分创业毕业生的良好选择。
三、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校就业创业咨询指导及后续跟踪了解工作中,我们发现自主创业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某些方面的困难或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社会关系和商业网络。
2.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考验。
3.资本基础薄弱,融资借贷困难重重。
4.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5.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社会及个人责任感不足,有些还存在依赖父母思想。
6.承压及受挫能力不强,容易知难而退、浅尝辄止。
7.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对青年人缺乏足够的信任。
总体而言,我校就业及创业咨询和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重而道远,依然存在很大改善和提升空间。我们需要着眼育人成才的长远发展目标,系统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把握关键,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着手,积极引领创新创业意识,使创新创业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
第五部分 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本次就业质量分析按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两部分进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采用问卷和电话跟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本校2016届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科生;用人单位则采用函调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上海市范围内的部分用人单位,近八成的用人单位比较认可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我校学生的外语交流、动手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尤为赞赏。
一、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   院系  |  
     毕业生数及所占比例  |  
     有效样本数及所占比例  |  
     有效样本占本学院  | 
  ||
|   (单位:人)  |  
     (单位:人)  |  
     毕业生比例  | 
  |||
|   教育学院  |  
     109  |  
     6.88%  |  
     85  |  
     7.76%  |  
     77.98%  | 
  
|   商学院  |  
     555  |  
     35.02%  |  
     373  |  
     34.03%  |  
     67.21%  | 
  
|   文管学院  |  
     409  |  
     25.80%  |  
     312  |  
     28.47%  |  
     76.28%  | 
  
|   外语学院  |  
     512  |  
     32.30%  |  
     326  |  
     29.74%  |  
     63.67%  | 
  
|   总计  |  
     1585  |  
     100%  |  
     1096  |  
     100%  |  
     69.15%  | 
  
1.就业满意度
对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我们采取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四级指标的统计方式。从统计结果来看,2016届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度总体较高,一定程度上表明2016届毕业生就业结果总体良好。其中,部分毕业生对薪酬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可见,这些毕业生对薪酬待遇有更高的期待,希望能获得足够的提升。
表5-2 满意度评价表
|   选项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计  | 
  
|   人数  |  
     223  |  
     513  |  
     264  |  
     96  |  
     1096  | 
  
|   比例  |  
     20.35%  |  
     46.81%  |  
     24.09%  |  
     8.76%  |  
     100.00%  | 
  
图5-2 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均值分布
与上述就业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有56.79%的受访毕业生表示相信所选择工作的发展前景,但感觉在当前所在单位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53.65%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现有薪资偏低、福利较差。不难看出,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更高的期许,希望有更大的舞台能够施展才能。
2.工作适应度
毕业生就业岗位适应度调查数据显示,表示“适应”的占调查总数的37.14%,“比较适应”岗位的毕业生占40.69%,表示“一般”的毕业生占总数16.42%,对工作不适应的毕业生占调查总数的5.75%。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校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图5-4 工作适应度图
表5-3 工作适应度
|   选项  |  
     适应  |  
     比较适应  |  
     一般  |  
     不适应  |  
     总计  | 
  
|   人数  |  
     407  |  
     446  |  
     180  |  
     63  |  
     1096  | 
  
|   比例  |  
     37.14%  |  
     40.69%  |  
     16.42%  |  
     5.75%  |  
     100.0%  | 
  
3.专业对口度
专业对口度调查显示,所学专业与现从事行业、就职岗位对口或基本对口的人数各占调查毕业生人数的32.21%和48.36%,不对口的占19.43%,不到2成。
|   表5-4 就职岗位与专业对口度  |  
   ||||||
|   选项  |  
     比例  |  
     人数  | 
  ||||
|   对口  |  
     32.21%  |  
     353  | 
  ||||
|   基本对口  |  
     48.36%  |  
     530  | 
  ||||
|   不对口  |  
     19.43%  |  
     213  | 
  ||||
|   合计  |  
     100.00%  |  
     1096  | 
  ||||
对上述213名表示就职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同学的调查发现,不对口的原因一方面主要在于对口专业行业领域薪酬较低,这类毕业生占到调查总数的42.18%。另一方面主要由于本专业对应的工作不感兴趣,这类毕业生占到调查总数的26.73%。
二、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的满意度
从2016届毕业生对母校教学满意度的反馈中,不难看出,我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独特的成功之处,各项指标都达到毕业生满意以上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在外语教育教学方面特色明显、成效卓著,使众多毕业生应对职场选择往往更具优势,就业能力胜人一筹。
图5-7 毕业生对母校教学的满意度
三、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评价
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我们采用函调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为上海范围内的部分用人单位,行业跨度比较大,主要涉及金融保险、科教文体、社会服务、贸易等行业。近八成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对我校毕业生的道德品行、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表现比较满意,普遍对我校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尤佳赞赏。
图5-7 毕业生就业能力反馈
表5-5 毕业生就业能力反馈
|   分数  |  
     就业能力  |  
     分数  | 
  ||
|   组织协调能力  |  
     4.42  |  
     时间管理能力  |  
     4.36  | 
  |
|   执行实干能力  |  
     4.32  |  
     人际沟通能力  |  
     4.53  | 
  |
|   信息收集能力  |  
     4.28  |  
     领导能力  |  
     4.35  | 
  |
|   心理适应能力  |  
     4.33  |  
     口头表达能力  |  
     4.48  | 
  |
|   书面表达能力  |  
     4.37  |  
     分析能力  |  
     4.29  | 
  
第六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健全制度机制,完善课程体系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切实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基础上,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动、相关部门配合、二级学院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模式,全校合力,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领导特别重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积极推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职业发展生涯规划课程,将全程化职业发展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四年的培养体系中,通过紧抓大一、大三两条主线,辅以就业沙龙、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生涯辅导活动,全面提升我校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系列招聘活动也为学生开启职业发展之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了一剂强心针。
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也是校领导极为重视的一项工作,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培训机制,制定并实施系统的培训方案,内容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化建设等,鼓励一线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系统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学校还通过生涯教育内涵特色项目建设,充分了解学生需求,通过开发能力素质测评平台,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提高了我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项目建设特别针对我校国际化教育特点,深入发掘国际化人才的影响因素,找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拓展就业渠道,推动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拓展渠道,融入市场”的思路,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深入挖掘市场需求。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联系校友与各方社会力量,发挥网络优势,建立起高效的网络平台。学校在大力开发就业市场的基础上,注重对毕业生的随访和跟踪调查,借此挖掘潜在的资源。此外,我校着力加强校企合作,与东方国际集团、伊藤忠上海公司、上海锦江旅游、用友新道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合作关系。
三、彰显学校特色,推进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走教育国际化路线,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培养有国际视野、高尚情怀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6年,为更好地落实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十余年国际化办学经验基础上,学校正式成立国际交流学院。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秉承国际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和监控体系,将国际教育理念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迄今,学校已与美、英、法、德、瑞士、澳、日、韩、埃及、新加坡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国际交流项目。其中不乏美国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日本大阪国际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
学校每年有近200名在读学生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政府奖学金、双学士学位等项目前往国(境)外学习交流,每年有15%左右毕业生前往英、美等世界著名学府攻读研究生学位。学校的教育国际化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创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四、加强就业帮扶,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积极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做好系列就业帮扶工作。针对“双困”学生,建立健全困难毕业生信息库。根据“双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有序开展生涯辅导、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能力提升及优先推荐等工作。同时,紧密跟踪困难毕业生的求职进程,及时关心并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学校还特别重视对“双困”学生的心理疏导,为困难学生提供专门的一对一咨询辅导,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缓释就业压力,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择业,落实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