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理解力,12月18日下午,我校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志强教授来校开展了以《从中德跨文化交际案例看跨文化理解方式》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来自国际交流学院、外语学院的80余名德语专业学生参加了讲座,学生管理服务中心陈应主任、国际交流学院陈娴副院长、德语专业教师代表和带班辅导员到场旁听。


王教授通过展现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直观地向师生们展现了中德文化中的一些明显差异。随后,他从跨文化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社交礼仪、商务交流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了跨文化交流中因价值观和文化行为标准不同而可能导致的衍生性冲突,强调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必要性。此外,王教授还阐释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以及动态变化性,引出跨文化认知三角、五种跨文化关系及其相对应的理解关系、矛盾冲突类型等学术概念。王教授热情地走到台下,与学生进行德语互动,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与研究经历,给出一些文化冲突的建议。他强调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始终牢记根本,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为新时代的文明交流与互鉴贡献己力。


讲座结束后,王志强教授就跨文化研究方向及德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问答和互动。他耐心且详细地解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校师生代表分别与王教授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讲座,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中德跨文化交际场景类型与文化冲突成因,也从跨文化理论的视角,对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将带着所学所感,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加真实、洪亮与得体的中国声音。
教授介绍:
王志强教授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留德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际司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学科办主任。在中德跨文化交流领域颇有建树,并担任“德国文化史”“中德跨文化交际”和“高级德语”本硕博专业课程主讲人。出版学术著作、词典、教材15部,国内外发表论文64篇。
供稿| 国际交流学院